2025年05月17日

中华民族千年融合史上

这四件寻常之物,让湖北出尽了风头

“英商宝顺合茶庄”商号匾牌

青铜面具

绿松石

虎座鸟架鼓

想知道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千年历程中,为何湖北总能持续迸发璀璨的光芒?想知道楚国为何强大而且神秘?答案与四件寻常物件相关。这就是号称“荆楚方物四君子”的青砖茶、青铜、绿松石和楚漆。

最近,不管你是湖北人,还是关心湖北的人,湖北省博物馆的大展“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你都应该去看看。

150件珍贵的文物中,有四种看似寻常之物,从古代的湖北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因它们的存在,湖北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大融合中熠熠生辉,出尽风头。


华中师范大学 吴志远


“荆楚四君子”之青砖茶


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块匾牌上刻着“英商宝顺合茶庄”的商号。黑色的板面,楷体字端庄大气、遒劲有力。这块匾原藏于鹤峰县博物馆。

其实,多年以前,笔者在五峰县的采花茶业博物馆,也看到过类似的一块。可见这个宝顺合茶庄生意遍布恩施、宜昌等茶区。

这块牌匾像一个按钮,让人们再次回忆了汉口作为清朝中后期赫赫有名的“东方茶港”的辉煌历史。

那时候,中国南方的茶,包括湖北本地的武陵山脉、秦巴山脉、幕阜山、大别山四大茶区的茶,都会经由汉口港北上穿过俄罗斯的冻土地带,抵达欧洲。

这次融合展,也依据遥远的万里茶道路线,制作了气势颇为辉煌的示意图。

湖北的茶不仅支撑起中国腹地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也发挥了极为特殊的重要作用。

湖北的青砖茶,以其清香解腻、久储不坏的优势,深受蒙古族、维吾尔族等边民的喜爱,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非常倚重的“稳边神器”,也是历朝历代“茶马交易”的重要战略性物资。


“荆楚四君子”之青铜


与青砖茶相比,荆楚大地的青铜,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过程中,更早地扮演着连接者的角色。

早在青铜时代,即夏、商、周三代,位于大冶的铜绿山铜矿,就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金属铜开采、冶炼之地。

铜矿石在大冶矿山冶炼好之后,被浇铸成金属锭,再运往中原,最终铸造成青铜器。

这条青铜之路,被称为“金道锡行”。这是由国家严密控制的战略物资长途运输的命脉。

这次展览中,展示了一块含铜量99%的铜锭,就出土于随州的叶家山28号墓。另一件展品则是在铜绿山铜矿遗址出土的大型铜斧,据说是古代矿工用来采矿的。

笔者曾专门探访过大冶铜绿山铜矿遗址。现场颇令人震撼:遗址面积约8平方公里,地表积存约40万吨古代炼铜渣。发掘出西周至西汉末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可以让人跨越时空,感受到大冶铜绿山铜矿鼎盛期的恢宏气势。

这次展览中,还有一件从武汉盘龙城出土的青铜面具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面具看起来非常神秘,但又不失庄重威严。让人好奇戴它的主人生前会是什么样子。

湖北的青铜,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早期,就充当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先民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键纽带。

大冶铜绿山遗址的发掘,不仅推翻了“青铜文化外来说”,证明中国青铜文化的自发性,且解开了楚国崛起的谜团。

大冶铜绿山的优质青铜,正是吴王夫差矛、越王勾践剑、战国编钟、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等赫赫有名的“青铜神器”原材料。


“荆楚四君子”之绿松石


多年以前,笔者到竹山采访,当地人就自豪地说“世界绿松石看中国,中国绿松石看竹山”。

那个时候,在竹山就听闻了很多关于当地人闯荡西藏卖绿松石的故事:一箱子绿松石提到西藏,一箱子钞票提回来。

藏民对绿松石有多喜爱?著名的西藏“三宝”,除了天珠、红珊瑚外,就是绿松石。

藏传佛教里,绿松石被视为神圣之物,代表着吉祥、幸福、永恒。佛像、佛塔常镶嵌绿松石来增添神圣氛围。

藏族人佩戴它祈求平安好运,认为其是菩萨化身,具有慈悲、智慧等品质,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佩戴可获神灵庇佑。

不仅我国的藏民,远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也非常看重和喜爱绿松石。他们也是绿松石的重要消费者。

今天,竹山的绿松石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0%,远销欧美、中东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绿松石重要供应地。

绿松石被商代定为国玉。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上,就镶嵌有绿松石。

这次“融在楚天文物展”中,还有一件从盘龙城出土的绿松石镶金片饰件。绿松石温润色泽与金光交相辉映、富雅高贵。

“荆楚四君子”之楚漆


在这次融合展中,似乎没有特别突出的漆器。

不过,在湖北参与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合过程中,楚漆又如何能够缺位?

不说其他的,就说正在省博内展出的枣阳九连墩的一座虎座鸟架鼓上,就隐藏着民族大融合密码。

这座虎座鸟架鼓,造型非常精致。两只幼虎背向而坐,昂首卷尾,每个虎背上都立着一只正引吭高歌的凤鸟。

凤是楚人的图腾,而虎是先秦时期巴人的图腾,两种不同的图腾文化相互结合,象征着两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不仅如此,鼓面纹饰有龙凤、蛇、鸟、鹿、豪猪、人面兽、鸟首人身兽等多种动物,代表了不同民族或部落的文化符号,进一步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纹饰的精美,让人惊叹。它的纹饰、它的图案,就是采用楚国髹漆技艺打造。

那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精湛的漆术。

那个时代,楚国丰富的漆树资源造就其漆艺的天然优势,漆器制品更渗透至楚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据悉,在荆州地区出土的各类漆器超1.5万件,约占全国总量的60%。

将楚漆列为“荆楚四君子”,名副其实。

这次,由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文旅厅主办,省博物馆承办的中华民族大融合文物展,四君子隆重登场,必让懂行的参观者大呼过瘾……

--> 2025-05-17 中华民族千年融合史上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14754.html 1 这四件寻常之物,让湖北出尽了风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