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武当山东神道旁的盐池河镇三岔河村,66岁的舒登柱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他将大保温桶擦拭干净,烧上几锅山泉水,抓上一把新采的茶叶,香味飘散开来。
这个免费茶摊,承载着舒家三代人的善意与坚守。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让这条道弥漫着温暖的茶香。
武当山东神道穿村而过,曾是房县等地游客登山的必经之路。早年,每天有数十名游客从舒家门前经过,行人常讨水喝。舒登柱的奶奶金家荣在门口摆上木桌,用自己挖的薄荷等煮水,供路人解渴。奶奶体力不佳,舒登柱父母接力煮茶。
1989年春天,舒登柱分户另住,新家离古神道更近。看着奶奶佝偻着背、父母步履蹒跚,他在家门口支起茶摊。
2003年10月通自来水前,舒登柱每天到300米外的河里挑水,夏天要烧三四锅水。妻子患病,儿女上学,家里家外全靠他一人操持。
“免费送茶,是祖辈传下的规矩,不能破。”36年来,他守护着这份传承。偶有路人悄悄将钱压在茶杯下,他发现就会立马退还。
舒登柱不仅免费提供茶水,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村民薛明福母亲生病时,他帮忙照顾、送饭。
在他的影响下,每逢节假日,儿女回家就帮着烧水煮茶;邻村村民也常送来中草药,方便他煮凉茶。
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古神道上的游客逐渐分流,茶摊不再像从前那般忙碌,但舒登柱依然每天准时出摊,“哪怕只有一个人来,也要摆下去。”(记者 可叙 通讯员 闵希 蔡伟伟 朱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