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苏韵喆 通讯员 苟学菲
“真是应验了‘知识就是金钱’,没想到专利技术能帮我们贷到100万元资金。”收到松滋农商行发放的百万元信用贷款后,荆州市银泰高温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难掩激动。
此前,银泰公司将大量流动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技术的更新带来了订单量的高速增长。公司却因缺乏抵押物,迟迟没有充足经费采购原料。
恰逢松滋农商行“名单式”走访科技型企业,客户经理按照“三问三看”工作法,从技术优势、市场前景、资金缺口、研发专利、订单合同、团队实力等六个维度实地调研银泰公司后,5个工作日便将100万元信用贷款发放到位,高效破解其资金困局。
从“技术专利”到“发展动能”,松滋农商行创新信贷模式正为科创企业破除融资瓶颈。
“以前,银行授信主要依赖实物资产抵押,想找靠谱的融资渠道很难。”尽管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松滋梦皓钙业有限公司的王先生也曾一度苦恼于“轻资产”。
松滋农商行以企业质量认证奖项、生产专利等“软资产”作为衡量授信金额的“硬标准”,为梦皓钙业成功发放980万元“鄂质贷”,为企业发展加足马力。
不久前,荆州巨鲸饲料有限公司也因垫付账款而流动资金紧张。松滋农商行看中其被纳入“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数据库,以其8项专利为核心评估要素,3个工作日内发放500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背后,是政银企协同机制的持续发力。松滋农商行联合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科研机构等主体,通过银企对接会、“六访六增”等活动,构建起“融资+融智”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为科创企业发放贷款2.06亿元,支持20家科创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