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徐大发
刘晓,一位湖南妹子,大学毕业就跨越山水来到鄂赣边陲的通山县洪港镇支教。15年扎根,她笑言自己“嫁”给了山村教育。
赴约边陲 音乐叩响山门
2009年9月,原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刘晓,奔赴洪港镇中心小学。彼时,这所偏远学校尚无专职音乐教师,孩子们对旋律的渴望,成了她扎根的第一份动力。
初登教坛,她既教授一至三年级的音乐,又当班主任,每周22节课连轴转。她自费购置的50多套奥尔夫乐器,成了点燃孩子们音乐热情的“秘密武器”。
讲台之外,她的足迹延伸至十里山路。2010至2013年间,她每周都准时出现在下茅田教学点的复式班课堂,风雨无阻。孩子们的掌声与恋恋不舍的目光,是她翻山越岭的勋章。2011年起,她利用周末无偿在本校组建葫芦丝演奏队与童声合唱团,让更多孩子触摸艺术的温度。
汗水浇灌出硕果:2016年她编排的《黄河大合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获镇一等奖;2021年建党百年文艺汇演,她指导的大合唱更是拿下县级一等奖。大山里的歌声,唱出了名堂。
跨界深耕 全能讲台展风采
2013年,刘晓通过省招考成为公办教师,在当地安家落户,把根真正扎进了鄂南热土。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更大的担当。2019年,因教学需要,她转任二年级数学教师兼班主任。音乐专业出身的她,巧妙地将音乐元素融入课堂——课前旋律导入、课中穿插韵律游戏、课后音符收尾,数学课变得灵动有趣。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的创新模式,实施分层作业与积分奖励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背书、守纪律、搞卫生、考高分等皆可积分兑换文具、玩具。当年,她所带班级学科统考成绩稳居全镇第一,她也获评通山县“模范班主任”。
后来转战语文教学,她接手的三(1)班仅一年便从5个平行班的第4名跃居第2名。2021年,她获评咸宁市优秀青年教师,2023年成为通山县优秀共产党员与咸宁市骨干教师。
以心育心 守望花开满园春
在刘晓心中,德育是智育的基石与归宿。她以“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多给人留方便”为主题深耕品格教育,重塑学生的责任感与爱心。
面对厌学打架的男生,她反复家访、补习功课,让拳头化为助人的双手;照料患胃病的留守女生,她自费送医守护,成为孩子最信赖的校园亲人。她坚信“赞美是成长的阳光”,一朵红花、一颗糖、一句肯定……都化为学生眼中“进步一点点”的光亮。随时与千里之外的留守学生家长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她,是家校坚实的桥梁。
从湘江之滨到幕阜山下,15年光阴流转,刘晓从初来乍到的湘妹子,变成了大山里孩子们口中的“刘晓老师”。一季季桃李迎着阳光绽放,也谱出了刘晓15载芳华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