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宜城市板桥店镇肖云村养蚕基地,满地银丝般的桑蚕惬意地啃食桑叶,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来回穿梭,细密的药雾均匀洒落。
“现在天热,蚕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基地负责人周俊涛解释,喷洒的乳杆菌既能预防蚕脓病,又能调理蚕的肠胃。
说起养蚕经,周俊涛眼里闪着光。2024年以前,他也和普通蚕农一样靠卖茧为生。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僵蚕”这个新门道:不用搭蚕山、不用等结茧,从孵化到上市仅需27天,省时省力不说,销售价格还比普通蚕茧高出不少。
“眼前这些蚕,马上就要接受‘特殊使命’了。”周俊涛说,它们被注入白僵菌后,再精心喂养150到155个小时,就会化作珍贵的白僵蚕。白僵蚕又叫僵蚕、僵虫、天虫等,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祛风止痛、息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药用价值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僵蚕每斤70元,这批货能卖4万多元,等资金回笼后马上投入下一轮养殖。”周俊涛把账算得精细。
谈起未来规划,这位新农人充满干劲:“我们要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的订单农业模式,给乡亲们提供蚕种和技术,包销所有僵蚕。让大家坐在家里养蚕,也能有份不错的收益。”
(记者 肖欣 通讯员 刘毅 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