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曾都区丰裕生态养殖基地,6000个养殖箱在木架上层层叠叠,数万条金黄透亮的黄粉虫在麦麸中翻滚,宛如一片涌动的“黄金海洋”。
“黄粉虫蛋白质含量高达22%,被称为蛋白之王,在菏泽看到整个区养虫致富,我就知道机会来了。”2024年6月,大学毕业生王权带着厚厚一叠调研报告回到家乡。在曾都区人社局“一对一”政策专员辅导下,仅用3个工作日,他就拿到了5000元创业补贴。“钱不多,但给了我从零开始的勇气。”如今,他的基地每月能产出1万余斤“活体蛋白棒”。
作为特种养殖市场上的硬通货:活虫坐着冷链车奔赴福建石蛙养殖场、河北蝎子基地,干虫则化身高端宠物饲料。养殖车间另一端,工人们将虫粪送入发酵池,这些“副产品”经腐熟后,能让周边蔬菜大棚的南瓜、萝卜增产30%,过剩的农产品又循环成为虫子的口粮。
“我们测算过,这种‘虫—肥—菜’闭环模式,能使综合收益提升40%。”曾都区人社局负责人表示,将支持基地建设标准化车间,并搭建产业联盟,让更多农户参与这条“黄金产业链”。
(记者 徐思弘 通讯员 宫经丽 李林梅 汪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