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黄艳平 通讯员 姚立
每天早上,62岁的祝良都会骑上新换的电动车,开启每日巡村“必修课”。
这位身高1.8米、腰板笔直的老兵,自1991年回到大悟县三里城镇三里村任职以来,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了34个春秋。
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抽屉里,一个盒子里放着十多把标有名字的钥匙,这些都是村民交给祝良保管的。“这是何明友家的,这是付学英家的,这是颜乐珍家的……”祝良如数家珍。这些钥匙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村民何明友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年迈的叔叔无人照料。“我把家里钥匙交给祝书记,很放心。他比我这个亲侄子还上心,周周来看望,天天派人来探访。”
“群众愿意把家门钥匙交给你,就是把心交给了你,这些钥匙比什么荣誉证书都珍贵。”祝良抚摸着钥匙串说。30多年来,他从村民兵连长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巡村的交通工具也从自行车到电动车,累计行程超过10万公里。
这种“钥匙信任”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上世纪90年代,三里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祝良和村干部每天上班前要把13个村民小组转一遍,及时解决问题。
“必须跟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1997年那场特大洪水中,祝良带领村民日夜守护陈家湾小桥,最终还是没能保住,这位铁血军人第一次当众落泪。“感觉就像战士丢失了阵地,但军人不能认输。”2014年,担任村支书后,他带领村民重建家园,把一个困难村变为富裕村。
如今的三里村,有兰草、黄桃、小龙虾、肉牛养殖等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村里还建起文化广场、艺术排练厅,每年为大学生发放补助,为村民购买保险。
30多年光阴,青丝变白发。“只要乡亲们还需要我这把‘老钥匙’,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祝良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