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葡萄园的取舍智慧

夏日炎炎,潜江市周矶管理区红旗社区戴湖2队的葡萄园里,果农彭文林采摘葡萄,满脸喜悦。

“颗颗都跟乒乓球一样,收购价还高,以前是真不敢想。”彭文林笑道,20多年前,偶然发现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后,他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管理20多亩巨峰葡萄。

他不断改进技术,亩产逐步突破4000斤,收入明显提升。然而密集挂果的问题很快浮现,收购商频频摇头:“太小太挤,甜度也不够,不耐放,每斤顶多2元。”

“真的是加量不加价。”彭文林苦笑。转机出现在五年前,他注意到有部分果农果子大,每斤6元仍供不应求,前去讨教,这才得知疏果的奥秘。

他聘请云南的疏果团队,引入“减法”智慧:一株藤仅保留8到9串葡萄,每串疏掉畸形果、密集果,最多留50颗。

“第一剪下去手抖得握不住剪刀,还偷偷留了3株未修剪的作对比。”最终的结果让他心服口服,“经过疏果的葡萄单颗大如鸡蛋,未修剪的依旧瘦小紧凑。”

根据测算,葡萄园串间距控制在30厘米以上,配合发酵羊粪肥,精品果产出率可提升40%,巨峰葡萄每斤收购价最高达8元。

疏果技巧、精准施肥等技术推广开来,戴湖片区葡萄精品率从不足30%跃升至70%以上,虽然亩产回调至3000斤,销售单价却实现4倍增长,每亩综合收益突破2万元大关。

(记者 苏韵喆 通讯员 罗珊珊)

--> 2025-07-23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1220.html 1 葡萄园的取舍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