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孝昌田卫华

南下贵州取“李经” 娇养六年迎丰产

大暑时节,孝昌县小悟乡田堂村蜂糖李基地迎来丰收。手持糖度仪,孝昌果色天香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卫华随机测量一颗李子,“看,我们的蜂糖李平均糖度都在15度以上,最高糖度能达到22度。”

47岁的田卫华是土生土长的田堂村人。2019年清明节,在外打拼多年的他返乡时,看到村里有大片撂荒山地,决定发展特色种植。

他一口气包下210多亩地,却在“种什么”上犯了难。“要种就种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能卖得上价的精品水果。”为此,田卫华请来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开展土壤取样、气候分析,最终圈定桃、梨、李等适配品种。反复比对后,他选中了“李中贵族”——蜂糖李。

蜂糖李金贵,脾气也倔:修枝得讲究疏密有道,授粉得掐准黄金时段,稍不留神它就“闹脾气”——挂果率忽高忽低。

为哄好这“娇客”,田卫华每年从贵州请专家来面授机宜。2023年,他派专人去原产地跟班学习一整年。6年时间里,他经常泡在果园里,疏果、修枝、施肥,每个步骤都不假人手。

付出没白费。今年,基地6000多棵李树首次迎来丰果期,单棵树挂果量高达80斤,果子咬开脆甜爆汁,甜度、卖相都顶呱呱。

为打开销路,田卫华在李子丰收前便做足了准备:远赴山东寻找专业检测机构,对蜂糖李开展2项土壤金属和209项农残检测,顺利取得进入高端超市的“入场券”;新建冷库,赶在采摘前投入使用,延长果子保鲜期。

“刚上市时40元一斤抢着要,现在批量上市25元一斤,依旧不够卖。”合作社里,分拣、装箱的负责人田建洲算起账来眉眼带笑,线上精品礼盒每天发快递,线下直供百果园、山姆、盒马等商超,今年产值预计可达100万元。

果子熟了,乡亲的腰包也鼓了。“村民每天来摘果、打包,一天120元揣兜里,家里老人孩子都顾得上。”田堂村党总支书记田双松说,采摘季每天有30多位村民在基地忙活,一年能带动大伙增收6万多元。

借着蜂糖李的东风,小悟乡正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参与种植面积达400余亩,“甜蜜经济”持续扩容。(记者 周莹 通讯员 王虹)

--> 2025-07-23 孝昌田卫华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1223.html 1 南下贵州取“李经” 娇养六年迎丰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