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应城公安“三防”护平安

纠纷少了 警情降了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董云舒 通讯员 黄梦珂

夏夜的社区广场上,民警手机里实时更新的网格信息不断闪烁;不远处的街巷中,警灯的荧光蓝与老街巷的路灯交相辉映;烈日之下,民警正耐心劝说因农田灌溉起争执的村民……

这一幕幕日常场景,正是应城市公安局精准落子“防”字棋局,用“三防”举措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的生动写照。

源头防控

把矛盾“火苗”掐灭在萌芽时

“要不是老汪来得及时,这事儿怕是要闹大。”提及今年3月的那次冲突,陈河镇毛河村的老陈仍心有余悸。他与同村老周因农田种植归属问题起争执,两家人抄起家伙就要动手,恰好被正在排查走访的村辅汪红伟撞见。汪红伟当即喊停双方,经过三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这样的场景在应城各乡镇并不少见。应城市公安局推动社区民警将80%的工作时间用于下沉村、社区网格,聚焦邻里、家庭、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开展大排查,构建起以“一村一警”“一村一辅警”为主体,村干部、网格员等为补充的镇、村、网格“三位一体”排查化解体系。对于疑难纠纷,推送至乡镇综治中心,采取“警+司+律+人民调解员”联动模式,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发现—介入—化解—回访”的闭环管理。

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婚姻、邻里、建房等矛盾纠纷308起,化解率达95.4%,同比上升5.3%,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立体防控

白天见警察 夜里见警灯心里特踏实

“放假后,孩子们喜欢偷偷去河边玩。看到民警比我们做家长的还操心,每天在河堤边巡逻,我们打心眼里感到安全感满满。”经济开发区居民的这番点赞,源于应城市公安局“警力跟着警情走”的机制。

暑期来临,各派出所结合辖区特点,分时段、分区域构建巡逻防控图。白天,民警在集市、学校、河堤等地巡逻;夜晚,警灯照亮背街小巷。社区民警在微信群实时推送防溺水、反诈等提醒;巡逻防暴大队组建快反小组,24小时武装值守,织就一张“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群里有提醒”的立体防控网。

“当时刚好巡逻到初中附近的一个巷子里,撞见有学生正在被欺负,我们当场制止并教育一番,还及时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东马坊派出所民警沈昊回忆起上个月巡逻时的一段经历。

今年以来,日均出动巡逻警力180余人次、警车60余台次,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8.9%、29.3%。

科技防控

数据“帮忙”守平安 防控更精准

在应城市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中心的“智慧大脑”大屏上,“多维数据感知平台”正动态更新。该平台融合公安内部数据、政府公共数据和重要社会数据等20余类数据源,能够自动开展研判预警。

“5月,我们通过数据平台掌握一名盗窃前科人员的异常动向,在他第二次作案时将其及时抓获。”城中派出所民警宋文介绍。

2023年以来,当地紧扣“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赋能提升情报研判、基础管控、侦查打击等能力。各派出所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打防管控”的各个环节;城中派出所还创新研发社区警务“3D实景地图”,把“脑袋信息”“口袋信息”转化为共享信息,提升辖区熟悉度和动态管控力。

从织密防控网络到打造闭环体系,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共享,应城公安以创新思维推动派出所主防工作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方平安,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安心又舒心。

--> 2025-07-26 应城公安“三防”护平安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1540.html 1 纠纷少了 警情降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