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浠水县巴河镇小龙虾基地可热闹了——浠水县人民法院巴河人民法庭将庭审现场“搬”到了板房里,就为林家和刘家那3万块钱的事儿。周围村民都凑过来看热闹,没想到不光瞧了新鲜,还学了本事。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林家和刘家都是镇上的乡亲,去年7月,林家信得过刘家,借了3万块钱给他,当时说好仨月就还。可到期了,刘家没动静,林家没办法,只好找法院评理。
法官琢磨着:“这俩都是庄稼人,来回跑法院也耽误干活。”干脆把庭审搬到刘家的小龙虾基地。板房里摆上桌子,挂上横幅,临时法庭就成了。法官一点不含糊,该问的问,该看的证据都核对清楚,嘴里说的全是大白话,生怕乡亲们听不懂。
审完了,法官没急着走,拉着俩人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有啥不能好好说?”边讲法律,边说人情,劝他俩各让一步。
最后刘家红着脸认了错:“是我不对,1个月内肯定把钱还清!”林家也松了口。俩人手一握,事儿就化解了。
围观的村民都说:“这法开得值!不光解决了矛盾,咱也知道借钱得讲规矩,到期就得还。”
(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