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西瓜妹’验瓜,装车!”夏日,赤壁市黄盖湖镇付家垸村,瓜香四溢,31岁的吴爱爱俯身轻叩墨绿滚圆的西瓜,发出清脆声响。随后,满载着美都西瓜的货车,驶向湘鄂两地。
这位常年佩戴党徽、被乡亲们亲切唤作“西瓜妹”的吴爱爱,今年6月刚当选村后备干部。她的家庭,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1年,父亲吴成亮确诊甲亢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举债10余万元四处求医。2012年高考结束,吴爱爱直奔深圳电子厂,月薪难抵父亲药费与弟弟学费。2013年底,全家纳入贫困户。
转机出现在2016年。听说镇扶贫工作队在推广温棚西瓜,22岁的吴爱爱拉着父亲率先报名。3万元扶贫贷款到手,她日夜泡在大棚:凌晨学育苗,深夜记棚温,笔记本写满技术要点。当年5月,首批西瓜上市,5万元收入让全家脱贫。
脱贫摘帽,只是新起点。在驻村工作队持续帮扶下,吴爱爱一家认准了温棚西瓜这条路。“前一年10月晒田、整地,入冬搭棚育苗,第二年正月初十左右,别人家还在过年,我们就全家总动员移栽西瓜苗。”
凭借比露天西瓜提前一个多月上市的优势,吴家的小康路越走越宽:运输工具从最初的小三轮换成了贷款购买的皮卡,瓜田规模从最初的10个大棚扩展到40亩70余个棚,如今,全家年纯收入突破20万元。
“当年多亏乡亲们帮扶,我要带着大家一起把日子变甜!”怀着这份感恩,“西瓜妹”有了新使命。她把自家的育苗棚变成田间课堂,为脱贫户和有需要的村民,无偿提供育苗服务和技术指导。在深圳开大货车的吴大红,返乡拜她为师,靠着50个西瓜温棚年入15万元。
几年间,在吴爱爱等种植户的带动下,全村的西瓜温棚从最初40多个发展到200余亩,10余户瓜农年均增收6000元。
2025年6月,深受乡亲们信赖的吴爱爱,被推选为村后备干部,在村里协助民政和妇联工作。如今行走在田埂村头,她随身带着三件“法宝”:记录瓜田轮作计划的笔记本、存着瓜贩号码的旧手机和一本用于调解纠纷的《民法典》口袋书。
看着瓜棚中穿梭忙碌的身影,村支书王锡元感慨万千:“当年那个攥着微薄路费返乡的姑娘,用她的汗水和智慧,让家乡土地变得更加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