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徐思弘、通讯员程彩琦)7月29日,远安县河口乡巩裕村的暑期课堂里,高二学生王孝安捧着刚完成的隶书作品,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藏在深山里的特殊课堂,已经持续了5个年头。每年暑假,20多名乡村孩子都会在这里,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碰撞。
“写隶书要注意,横要稳,竖要直,韵味就在这一笔一画之间。”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任晓明站在黑板前专注示范。这位土生土长的远安人,连续5年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回到家乡义务教授书法,为山里孩子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
“咱们农村孩子不能断了文化的根。只要他们肯学,我就乐意一直教下去。”任晓明表示。
在他的感召下,三峡大学李文强博士也加入这支支教队伍。他带来的“自然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这片叶子的叶脉就像高速公路网,既运输水分又输送养分。”李博士用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植物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为期一周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清晨是翰墨飘香的书法课,午后是妙趣横生的自然科学课,这样的课程组合深受孩子喜爱。
暑去暑来,河口乡的这方深山课堂,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