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罗田农商行纺出产业 融资新丝路

带动本土原料供应额增长35%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瞿蓄 何龙

本土企业安心发展,在外商户融资无忧。纺织业是罗田县域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罗田农商行秉持“扎根地方、服务产业”初心,从源头的“一根纱”延伸到全链条生态培育,织就了一条连接企业与发展、本土与外地的“金融服务新丝路”。

千里追“纱”

在外商户拿到了家乡贷款

“没想到家乡银行能追着我们到江苏来!”身在千里之外的江苏,罗田籍企业家胡亚军欣喜地收到了700万元贷款。

2008年,胡亚军赴纺织业日益红火的江苏盛泽开拓市场,主营高端面料织造,企业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今年初,他计划引进2条新型喷水织机生产线,却因下游回款延迟面临500万元资金缺口。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罗田农商行行长陈启成带领调研团队找上门来。

“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乡情账、发展账。”陈启成在调研中发现,像胡亚军这样的罗田籍纺织商户在江苏盛泽、浙江绍兴等地有近200家,大多从事面料研发、坯布销售,与罗田本土纺织企业存在天然联系。

白天蹲点车间看生产、晚上围坐谈需求,调研团队最终为该纺织企业定制“订单贷+应收账款质押”组合信贷方案,一周内将贷款发放到账。

“生产线提前3个月投产,月增坯布产能15万米。我们还和5家罗田纺纱企业达成原料采购合作。”胡亚军介绍。

截至目前,该行已对接苏浙罗田籍商户78家,发放贷款2300万元,带动本土原料供应额增长35%。

利率最高降三成

产业“关键人”放手打拼

“以前总担心骨干被挖走,现在农商行给高管授信,大家干劲更足。”湖北智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李春林说,过去因薪资竞争力不足,企业高管年流失率达20%。

“纺织产业拼的不仅是设备,更是稳定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陈启成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基于此,罗田农商行创新推出“产业链高管信用贷”,以企业经营数据为基础,结合高管个人贡献度,建立“账户活跃度+资金归行率+工资代发额+团队稳定性”四维评分体系,评分越高,贷款利率越优惠,最高可享基准利率下浮30%。

湖北嘉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试点企业。罗田农商行客户经理逐一对接其13名高管,根据评分授信5万元—30万元不等,平均利率较企业贷款低1.2个百分点。

“拿到18万元授信后,我立马给家里换了新房,现在就想跟着企业好好干!”技术总监的话道出多位高管的心声。授信后,嘉杰纺织高管流失率降至5%以下,近期还成功签下一笔3000万元的外贸订单,新上的4条智能化验布生产线正加紧安装。

到目前,罗田农商行已为全县5家重点纺织企业的27名高管授信,总额350万元,平均每户企业节省融资成本8万元,带动企业技改投入增长42%,产业链核心团队稳定性提升60%。

“画好纺织产业链‘融资地图’。”陈启成指着墙上的产业链图谱,图上清晰标注着全县多家纺织企业的位置、产能、上下游关联及融资需求。“我们计划用半年时间,实现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授信覆盖率超80%,新增贷款2亿元。”

--> 2025-08-06 带动本土原料供应额增长35%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2554.html 1 罗田农商行纺出产业 融资新丝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