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董云舒、通讯员邓莉、张春国)“铛铛铛”的铜锣声在宜都清江河畔响起,退役老兵巡逻队正沿河巡查,头顶无人机同步巡航。近年来,宜都市创新“智慧平台+社会力量”联防模式,实现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连续多年“零发生”。
在宜都市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4005处重点水域的巡查轨迹一目了然。该市推行“网格化+积分制”管理,将水域巡查和入户宣传纳入考核,连小朋友都会提醒村干部“该去巡河打卡了”。姚家店镇过路滩村的“家庭防溺水擂台赛”上,家长和孩子抢答安全知识的热闹场景,已成为该市17场防溺水活动的缩影。
200余名专业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独创“候鸟巡查法”,重点盯防暑期返乡儿童活动区域,8年来成功救起17名溺水者。冬泳协会志愿者手持特制瞭望杆值守,退役老兵巡逻队沿溪敲锣,“守护小河就是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成为他们的共同信念。
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宜都市投入60万元升级无人机广播巡航系统,并在12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安装智能广播叫应系统,实现“发现—预警—处置”全流程自动化。在五眼泉镇弭水桥村,每个塘堰边都配备“防溺水急救箱”,并建立“1分钟应急响应圈”,确保村民遇险时能第一时间获得救援。
从智慧平台到巡逻铜锣,从家庭竞赛到无人机巡航,宜都市正以创新的举措和扎实的行动,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