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峡工程重要生态屏障的宜昌市,依托60.89%森林覆盖率和超1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成功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宜林碳惠”林业碳普惠平台。
该平台为市级唯一官方平台,涵盖零碳活动、零碳旅游、零碳单位、个人碳中和、替代义务植树、碳汇司法等6种林业碳票应用场景,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协同参与的具有宜昌特色的林业碳普惠体系。自2024年6月上线以来,已实现碳减排量认购9943吨,签发碳票总市值1800万元。
林业碳票是林地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每片森林的固碳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质押、抵销的“身份证”。“宜林碳惠”林业碳普惠平台将林业碳票消纳与碳中和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参与碳中和活动或履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责任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可通过“宜林碳惠”微信小程序,注册后测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任意选择购买经审定备案的宜昌林业碳票碳减排量,实现林业碳票交易全流程线上操作。
宜昌林业碳票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宜昌市在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上迈出关键一步。近年来,宜昌聚焦“双碳”目标要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林业碳票开发和交易机制,在全省实现“四个”率先:首建林业碳票制度、首创“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首发“林业碳汇+零碳活动”指导意见并发放首笔“林业碳汇+绿色金融”碳票贷。
2024年以来,宜昌市在湖北率先实施林业碳票制度,从县级试点到全面推开,建立林业碳票申请、审核、签发、交易、应用、融资、抵销等全流程管理体系,构建“林业碳汇+生态司法”“林业碳汇+零碳活动”“林业碳汇+绿色金融”等应用场景,林业碳汇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形成完整闭环,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取得新成效。
今年,宜昌又出台全省首个大型活动碳中和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大型活动碳中和适用认购林业碳汇工作机制,形成一批大型活动碳中和示范案例。到2027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率先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认购林业碳汇,鼓励社会各界组织的大型活动碳中和认购林业碳汇,基本建成大型活动碳中和的常态化机制。(通讯员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