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6日

襄阳 绿美古城映汉江

“城市绿心”鱼梁洲鸟语花香、汉江湿地白鹭翩翩起舞、美丽乡村阡陌纵横、广德寺千年银杏美如画……襄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累计完成造林10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2.97%,林业年总产值突破700亿元。

市委、市政府出台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纳入林长制考核,市委将汉江两岸造林绿化纳入专项巡查;市人大常委会将国土绿化纳入重点工作监督,市政协也将此专项作为重点提案;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构建“一带三屏九廊多点”生态格局,全域推进“北部扩绿、东南提质、西南增效”空间布局;同时,通过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三级联创,打造生态系统共谋共建、生态廊道互联互通、生态成果共享共荣的市、县、镇、村“四位一体”森林城市群。

聚焦汉江生态廊道、国家储备林、鱼梁洲生态绿心、乡土树种种苗繁育等一批支撑性重大生态项目,襄阳以“项目为王”夯实生态根基。

实施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营造林10.02万亩,聚焦汉江沿线的荒山、洲滩、废弃砂场、村庄、骨干道路,栽植苗木497万株,改善沿线225个村庄人居环境,改良沙化土壤1.12万亩,年综合收益1.1亿元,建成汉江生态廊道。

创新驱动“两山”转化,襄阳市推行“异龄、混交、复层、全冠、多彩”造林模式,森林“十进”工程覆盖机关、校园、医院、街区、社区等十大场景,并将森林单位创建融入文明考核体系。开展“千村万树”行动,以行政村新植万株乔木为标准奖补20万元,激发基层造林热情;联合农发行200亿元授信支持推动森林生态建设发展,古树名木电子管理系统覆盖全市9000余株古树。拓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全民义务植树插上“云”翅膀,岘山树木认养平台和永久性植树基地掀起万人“云种树”热潮。

绿色经济释放澎湃动能,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持续激活。汉江湿地公园禁渔退耕后引万鸟翔集,市民推窗可见生态“会客厅”。湿地保护范围逐年扩展,拆违复绿、种苗繁育与林下经济协同并进,走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之路。

(通讯员 陈赛娥 敖书飞)

--> 2025-08-16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3472.html 1 襄阳 绿美古城映汉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