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通了,水泵转了,丰收有望了。”清冽的渠水奔涌而入,应城市城中街道保丰村村民陈九庆脸上笑开了花。
不久前,受持续干旱天气和灌溉设备年久失修影响,保丰村2000多亩农田遇上了“引水难、输水堵、末端弱”的麻烦。
“农户等不起,庄稼更等不起。”面对抗旱灌溉的燃眉之急,城中街道迅速行动。
为找准问题根源,街道组织村干部、种粮大户和农户开起恳谈会,大伙一起到田间地头勘察水源、泵站、沟渠情况。
经过全面摸排,精准锁定了三大“症结”:范岗、下河两处泵站设备老化,冷坡渠道淤塞严重,部分偏远地块的引水设施损坏。根据这些问题,街道制定出详细的《抗旱问题清单》,明确标注每个问题的具体点位、责任单位及整改时限。
清单在手,整改提速。街道统筹调配机械与人力,集中清理3.5公里主渠道的淤塞和杂树杂草;协调专业人员更换范岗泵站老化的闸刀线路,消除设备运行隐患;调用大型吊车抢修重启下河泵站全套设备,让停摆的泵站重新运转;同时组织群众合力疏浚连接大富水至中河、下河及血防港的关键沟渠淤泥,形成高效引水链。
如今,下河泵站重新响起轰鸣,冷坡渠里清水汩汩流淌。目前,保丰村2000多亩良田都喝上了及时水、充足水,旱情影响得到有效遏制。 (通讯员 李梦婷 黄佳 龚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