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董云舒 通讯员 蔡俊
群众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一点一滴都装在心里。浠水县公安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细落实在办证、破案、救助的每一个环节,用“贴心、决心、爱心”三件宝,让群众随时能感受到身边的守护。
服务多走一步办证在家门口搞定
8月12日10时,清泉镇十月社区的李婆婆在社区警务室拍好照片,顺利办好居民身份证。她拉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换证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可以办了,真方便。”
针对十月社区老年人口多、出行不便的问题,清泉派出所在该社区警务室试点户政服务“就近办”。如今,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身份证申领补换、流动人口居住证登记申领等高频业务。
办证现场,群众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信息采集、指纹录入、照片拍摄等流程,高效便捷,少跑不少路。
“试点成熟后,将向更多警务室推广,让警务跟着民意走、民警围着百姓转。”浠水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户籍中队负责人介绍,针对高龄老人、久病卧床、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群体,还推出“上门办”服务,通过电话预约、主动走访等方式,让便民服务更暖心。
破案追赃不含糊 护住百姓“钱袋子”
8月8日8时,丁司垱镇居民周女士报警,称赶集摆摊时手机被盗。丁司垱派出所立即启动“案件快侦”机制,同步上报情报指挥中心。民警通过监控研判,于当日上午10时在一辆客车上抓获嫌疑人并追回手机。8月13日,周女士送来“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的锦旗。
8月12日凌晨,清泉镇一家彩票店被盗,损失超千元。清泉派出所调阅监控后,联合情报指挥中心锁定外地流窜盗窃团伙。8月13日,在省公安厅和通山警方支持下,民警抓获3名涉案人员,为店主挽回损失。
今年以来,浠水公安紧盯民生案件,开展“找规律、补漏洞、强防范”行动,通过“视频+走访+大数据”合成作战,传统盗抢骗刑事案件破案率达87.87%,为群众追赃挽损500余万元。
深夜援手送温暖 照亮老人回家路
8月11日21时,巴河水陆派出所接到求助:“父亲下午出门未归,患有老年痴呆……”值班民警迅速将老人照片推送至村警群,同步调取监控、发动村组干部搜寻。22时许,民警在晴川村附近找到走失老人,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8月13日23时,南城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在街头徘徊,神情迷茫。经耐心询问,民警确认老人身份并联系上家属,随后将其安全护送回家。家属紧握民警双手感激道:“这么晚了,要不是你们,真不敢想会出啥事儿,太谢谢了。”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从便民服务升级到小案快侦快破,再到紧急时刻的及时援手,浠水公安以“三心”服务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在浠水,新时代“枫桥经验”正转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守护融入群众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