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邹岗镇太子稻试验基地,整齐划分的试验小区里,不同品系的太子稻挂着专属编号标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谢国生手持记录本,仔细观察稻穗饱满度。
“这块大田是我们的核心种源筛选区,每一株稻穗都可能藏着‘潜力股’。”谢国生说。
作为负责太子米品质提升的技术带头人,谢国生带领团队今年重点围绕三个方向布局大田试验:在3个试验基地分别开展核心种质提纯复壮与品种选育、生态有机种植和锌肥调控试验示范,同步在1个盆栽试验基地进行锌肥用量精准配比的机制研究。
“连续三年筛选鉴定,我们从数千株稻穗中筛选出10余个优良变异单株,抗病性更强、米质更优,正在进行田间鉴定。如果鉴定通过,它们有望成为太子稻核心种源。”谢国生说。
“科技赋能让太子稻从种源到种植全链条升级。目前,我们已形成‘种源筛选+生态种植+品质调控’的技术体系。”孝昌县邹岗镇党委副书记潘念说,将加快新品种推广,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农户,助力“孝昌太子米”品牌升级。
如今,孝昌2000家种植户、54家专业合作社、3家粮食加工企业已串起完整产业链。从田间种源筛选到实验室精准调控,科技为孝昌太子稻插上腾飞翅膀。
(通讯员 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