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0日

产业园里好挣钱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陈火荣 胡亚

8月的晨光漫过坡顶,麻城市乘马岗镇上马石村脱贫户陶孝香已在向阳坡地上忙活。她拨开叶片,捻起米黄色的野菊花苞,竹篓里很快堆起蓬松的绒团。“你看这刚冒尖的花苞,嫩得能掐出水。以前,坡上的草尖子都能换成钱。”

这些野菊和村里种的福白菊一样金贵,到季节回收烘干后,或送加工厂分拣包装,或通过村直播间售卖,都能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在这个曾靠天吃饭的贫困村,山野里的“金点子”正让越来越多脱贫户过上好日子。

69岁的脱贫户林志进捏着刚领到的土地流转款,笑得合不拢嘴:“3亩薄田流转给产业园,一年稳拿1200元租金。”

他家几亩地撂荒多年,如今地里长满齐腰高的菊花,他心里乐开了花。“村支书说这叫‘资源变资产’,咱不懂大道理,只知道银行卡里的钱多了。”据统计,仅菊花基地就带动153户农户流转土地,其中脱贫户占近三成,年均土地收益最高达4000元。

脱贫户付芬也在新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现在是车间分拣白皮花生的技术能手。“以前去镇上打零工,一天挣80元还不管饭,现在每月能拿3000多元,中午还有热饭吃。”2024年工厂投产时,村里优先录用脱贫户,付芬凭细心踏实留了下来。如今,加工厂有65名脱贫户,既有固定岗位的技术工,也有灵活就业的季节工。

“签了订单就像吃了定心丸,种多少收多少,价格还比市场价高两毛。”脱贫户陶忠取拿着刚结算的花生款,难掩激动,去年他试种3亩白皮花生,增收5000多元。

脱贫户陶孝娥在“时光驿站”直播间热情吆喝:“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村刚出炉的菊花茶……”性格腼腆的她经过半个月培训,一场直播能卖1000多单。直播基地启动两个月来,6名脱贫户参与,帮村民卖掉8000多斤花生、1000多斤菊花茶。

夕阳西下,产业园车间仍旧灯火通明。

--> 2025-08-30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4695.html 1 产业园里好挣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