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0日

中华田园犬这边解禁那边被禁 最该禁的是不文明养犬行为

湖北日报农村版评论员 刘中扬

中华田园犬,也被笼统而亲切地称为“大黄”,曾经是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最常见的犬种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中华田园犬与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伴共生。《三字经》中说“犬守夜,鸡司晨”,苏轼在《江城子》中豪言“左牵黄,右擎苍”,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二郎神座下“哮天犬”的原型是中华细犬,足见其本领不小。

不光有文字记载,烧制于东汉时期的“绿釉立姿陶狗”,也是中华田园犬作为“老祖宗严选”的证明。这只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网红“文物犬”,脖子上系着带有铃铛的项圈,背上还有拴绳,体现出千年前老祖宗们的“文明养犬”智慧。

如今,中华田园犬则是遇到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深圳、广州等地陆续解除禁养限制,另一边是《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中,中华田园犬依然在列。在网友们年复一年的讨论声中,中华田园犬在禁养名录里杀了个几进几出。禁养中华田园犬之所以反复陷入争议,焦点在于,问题到底出在犬种上?还是出在管理方式上?

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突破1.2亿只,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3%,养宠家庭达1.2亿户。宠物经济热火朝天,6月,中国农业大学刚刚官宣开设“伴侣动物方向”新专业。搞“一刀切”直接禁养,不仅实际执行会遇到很多困难,还会引发遗弃问题,导致城市内流浪犬数量增加,反而加大了管理难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提倡“精细化管理”,并不等于“动物优先”,而是要找到人犬共存的平衡点。

作为伴侣动物,犬类的演化和人类的生命轨迹相互交织。驯化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它从山野中奔向你,从此有了守家护院的责任;你敞开怀抱迎向它,自此也得有为它遮风挡雨的觉悟。网友常常感叹“世界破破烂烂,小狗缝缝补补”,反过来说,小狗治愈了我们,我们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让共同生活的城市家园“破破烂烂”。为家里的“毛孩子”办理证件、打好疫苗;带它们遛弯时拴绳、及时清理粪便,遇到老人、小孩、孕妇,主动让一让;若遇上搬家等情况,也不要随意遗弃。

文明养犬、规范养犬,才是化解矛盾的真正通途。

--> 2025-08-30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4712.html 1 中华田园犬这边解禁那边被禁 最该禁的是不文明养犬行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