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夜幕降临,利川市街头驶来一辆巨型龙船造型花车——13.5米长的车身融合非遗花灯工艺与土家文化元素,一亮相便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围观。
花车上,十余位演员正演绎《龙船调》《好久没到这方来》两首经典民歌。他们身着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等传统服饰,银饰随动作叮当作响,衣袖翻飞间尽显土家风情。
互动环节,演员将绣有利川特色的香包抛向人群。“我抢到了一个!”利川市民族实验中学学生高子懿举着手中绣有腾龙洞图样的香包,难掩兴奋,“没想到传统文化活动能这么年轻、这么嗨!”这些香包内装有艾草、香茅等本地草药,既是传递祝福的信物,亦是流动的土家文化符号。
伴随着花车巡游,2025恩施女儿会拉开帷幕,连续5晚的活动轮番登场,场场藏惊喜、夜夜有浪漫。
在龙船调公园,还没见到舞台,阵阵欢声笑语已先入耳畔。第一晚,重庆知名喜剧厂牌“扯馆儿”首次来利川,便带来一场笑点密集的专场演出。这支凭借方言喜剧与年轻化表达圈粉无数的团队,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满满新鲜活力。
第二晚,全国十余支合唱团齐聚,共唱《龙船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领唱者的开腔,瞬间点燃全场,众人齐声应和:“我就来推你嘛!”
舞台摇身变T台,第三晚的精彩更添新潮。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职业模特与走秀爱好者,身着重新设计的民族服饰踏上舞台。土家族传统服饰玩出了新花样,苗族银饰更是成了时尚配饰。
一晚比一晚热闹,后两晚更是将女儿会的热度推向高潮。恩施八县市纷纷亮出各自的拿手节目,土家背鼓、摆手舞、傩舞、肉连响等表演让人目不暇接,还有情歌展演、鹊桥寻缘、香茗传情、网红媒人现场牵线等热门活动,闹热利川的夜晚。
舞台外围,30余个非遗摊位沿街排开:西兰卡普织锦、利川漆器等非遗手作错落摆放,利川根粑凉粉、柏杨豆干、建南咸菜、忠路豆筋等非遗美食供不应求。
“我们的咸菜麻辣鲜香,加点油配着五花肉翻炒后更香。”摊位前,恩施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南咸菜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田建热情吆喝,“这两天人气旺,在这儿摆摊,一天能卖1000多元哩。”
晚上9时,舞台表演散场。顺着人流走到龙船天街非遗美食街,这里依旧人头攒动,热闹不减。“真是没想到山胡椒还能和利川红、柠檬等搭配,口感很清爽。”在一家名为“茗道手作”的店铺前,新式茶饮让人眼前一亮。
店主黄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川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去年,他怀着将利川本土食材融入新茶饮的热忱,踏上了研发之路。“利川有红茶、山胡椒、糍粑这些好食材,却没一款能代表本土的新茶饮,太可惜了。”如今,他推出的六款“利川限定”新茶饮已成了当地的网红产品,带着传统利川红茶闯进了新赛道。
《龙船调》的旋律在利川城上空回荡,节日的热闹仍在蔓延。恩施女儿会,这一延续400多年的民族传统节日,如今正焕发出新生机,创造出更多可沉浸、可互动、可传播的现代文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