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让民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来凤县百福司镇党委书记 刘继任

在鄂湘渝交界的百福司镇,民俗文化从不是书本中静止的符号,而是融入群众日常的鲜活血脉。摆手舞的古朴韵律、过赶年的浓浓年味、龙舟赛的满腔豪情,不仅串联起土家族人深深的乡愁,更铺就了一条切实可感的发展之路。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摆手舞的发源地之一,过去会跳原生态摆手舞的多是老人,年轻人鲜少主动接触。我们从学校和村(社区)双向发力,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培训课堂,学生课间跳、干部带头学、群众自发练。目前,已形成国家、省、州、县四级完整非遗传承体系,共培育摆手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人,全镇普及率超90%。

“过赶年”的意义远不止于热闹。每年腊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忙着编排“赶年大戏”,游客可亲身参与唱山歌、跳摆手舞、打糍粑、推豆腐、织西兰卡普等活动。整合生态与产业资源,为2000余株金丝楠木划定保护红线,修建观光步道;推出“稻田研学”项目,游客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还可欣赏“古树参天、梯田如画”的美丽景致;发展“两茶一果”产业,研发藤茶饮料、山茶油护肤品等深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电商+线下市集”同步销售。去年,全镇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亿元,真正让过赶年从文化符号变成了富民产业。

酉水龙舟赛将“边界”化作“纽带”。今年,来自福建、贵州、重庆、湖南、湖北五省市的21支龙舟劲旅齐聚百福司切磋。赛后,几个邻镇书记围坐畅聊“怎么让酉水河更清”“如何联手搞旅游”“如何构建边区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文化共鸣使发展思路更加开阔。

如今的百福司,摆手舞跳进文旅景区,过赶年成为文化大IP,龙舟赛化作跨省协作纽带。民俗文化的力量,不仅在于传承历史,更在于激活当下。让文化扎根乡土,它便能成为全镇发展的“金钥匙”。

--> 2025-09-06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5355.html 1 让民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