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以发现为活水 润习作之清渠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第二小学教师 史英

作文教学,常被视为语文学科教师最难突破的瓶颈。平日里,许多老师将大量精力倾注于作文技巧的讲解与学生习作的批改上,而我则更钟情于身体力行——坚持撰写“下水作文”,引导学生养成“发现”的习惯,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一、发现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部编版语文教材关于写人的习作贯穿小学三至六年级。那么,写人究竟写谁?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留意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或是独特的外貌,或是鲜明的爱好,或是特别的行为习惯,亦或是闪光的精神品质。

如何让学生有对象可写、有内容可述?我要求自己首先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无论是课堂之上还是课余之间,目光始终追随着学生。待到相关习作教学时,我便第一时间呈现自己的“下水作文”,引导着他们养成发现人物的习惯。

二、发现身边那些有价值的事

校园生活从晨读开启,至日课结束。我习惯性地将一天观察到的细微小事列举一二:譬如,谁在下课时第一个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啦”;又如,谁主动将纸巾递给内急的同学……讲述这些小事的同时,我会融入对相关人物的肯定评价,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些平凡瞬间中蕴含的价值与温度。

身为教师,要捕捉更多有价值的事,除了用眼睛看,更需用耳朵听。课间,我留心孩子们的话语:他们的“小报告”,彼此间的闲聊,主动的问候……用心倾听,让我捕捉到大量鲜活的信息,也为我的“下水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三、发现身边那些有生命的景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当人类珍视万物生命时,真挚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写景类习作,颇具挑战。恰逢校园桂花盛开,我便鼓励孩子们课间去与桂花“亲密接触”。他们或围聚观赏,或俯身轻嗅,有的小心翼翼地拾起落花置于白纸上,有的则调皮地捧起洒落,下起一阵“桂花雨”。我在不远处静静看着:看那金桂满枝,更看那因桂花而雀跃的童颜。孩子们在不经意间,既欣赏了缤纷的世界,也用自己的欢笑创造了另一番缤纷。这生动的场景,瞬间为我的作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素材,“下水作文”亦如获活水之源。

四、发现身边那些有趣味的动物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同事饲养的一只泰迪犬,模样可爱,课间,孩子们常围上去与它玩耍。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从不打扰或阻止。我在一旁专注观察,用心体味动物带给孩子们的无穷趣味,并将这美好的瞬间铭记于心。

我的作文教学,正是在这一次次细致的观察与真切的发现中,不断积累素材,实现教学相长。在作文教学的“渠”中,教师与学生,既是引水之人,亦是饮水之人。当师生共同养成发现的习惯,探索发现的方法便会水到渠成。那时,写作将不再是令人烦忧的负担,而成为源自生活、自然流淌的表达,师生皆能从中收获成长的喜悦与满足。

--> 2025-09-06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5379.html 1 以发现为活水 润习作之清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