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郑晓波 潘丹
夜幕降临,一场围绕移风易俗的“塆子夜话”正于黄梅县刘佐乡杨东湾村热烈展开。“以前办场酒席,人情支出就得投进半年收入。现在红白事简办,总算把‘人情债’算成了‘明白账’。”村民老胡在夜话现场的一席话引来一片赞同之声。
许多农村家庭都为大操大办、高额礼金等陋习犯过难。农户年随礼支出普遍在5000至10000元之间,占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为了办一场“体面”的宴席筹备耗时半月,邻里放下农活来帮忙误工误时,甚至因礼节细节滋生矛盾;有的家庭为讲排场不惜负债办事,婚后还债艰难。
近日,段窑社区的杨老汉为儿子操办婚事时主动提出不收高价彩礼、不摆豪华宴席、不搞低俗婚闹,小两口将省下的钱用于旅行结婚,简约却温馨。
移风易俗不是否定传统,而是保留婚丧嫁娶中的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温情底色,抛弃变味的形式与负担。刘佐乡对主动简办红白事的家庭给予奖励,并依托“村民议事会”对违反村规民约行为者进行劝导,还在学校开展“家风家训”常态化教育,让文明理念代代相传。
今年,刘佐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进塆组、入农户”,累计举办塆子夜话28场,覆盖群众超700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推选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共同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明确彩礼不超过3万元,宴席不超过15桌,每桌费用控制在500元以内,人情随礼最高50元。针对部分迷信陋习,乡政府联合乡卫生院、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开展“科学进农家”活动,专家下乡讲授健康常识和种养技术,让群众信科学、用科学,拥抱更踏实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