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现代感十足的三层小洋楼,很难将通山县南林桥镇大坪村7组的黄如仙一家与脱贫户联系起来。
十几年前,黄如仙的丈夫孙益根过马路时不幸发生事故,腿部粉碎性骨折。“对方没钱付医药费,我们自己掏空了家底还四处借债。虽然治好了伤,但我爱人再也干不了重活了。”黄如仙回忆。
2015年,黄如仙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的医疗保险年年由政府代缴,并发放10万元贴息贷款助其发展养殖业,还为夫妇俩养殖的牛、猪、羊上了产业双保险,奖补资金最高可达1万元。此外,黄如仙的子女不仅被免除学费,女儿考上湖北民族大学后还领取了5500元一次性补助。有这些帮扶措施兜底,黄如仙夫妇便开始全心发展产业。
孙益根自繁自养牛羊,黄如仙则边协助放牛边种玉米,还收集废弃玉米秸秆粉碎后做饲料。夫妇俩坚持母牛留种、公牛出售,逐渐将养殖规模扩大到近百头牛、四五十只羊。“去年冻雨,我们就用拖拉机往山上送草,绝大多数牛羊保住了。一头牛卖一万多,一年光卖牛就有八九万收入。”黄如仙算起增收账。
2022年,靠多年积蓄和亲友支援,黄如仙夫妇拆旧建新,在旧宅原址盖起一栋三层住房,总造价约70万元。“当初给的产业奖补不是让我们小富即安的。靠着多年的养殖经验与技术,我们还想为村里闯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黄如仙夫妇神色坚定。(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方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