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进苗期晚1个月,每公斤高2元,江陵秦市乡——

旱鸭子闯出新路子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苏韵喆 通讯员 郑文刚 韩俊康

江陵县秦市乡,室外烈日炎炎,隆兴湖蛋鸭生态旱养模式实验示范基地里,4万余只蛋鸭悠闲自在地踱步。

“这套大型恒温湿帘风机能持续输送冷气,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的温度调控难题。”湖北隆兴湖蛋鸭养殖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西海说。

这种创新模式源于蛋鸭传统养殖的双重困境:“水陆两栖”养殖模式不仅需要建造池塘供鸭群戏水降温,堆积在水中的鸭粪更会导致水质黑臭和环境污染。

这对于水系密布的秦市乡尤为棘手,蛋鸭养殖作为当地百姓重要谋生手段,一旦受限,从鸭苗供应商到养殖户的产业链条都将遭受重创。

“既然池塘养殖会污染水质,那不让蛋鸭在池塘里饲养是否就能避免污染?”2023年10月,吴西海建棚进苗,开启一场“旱养”实验;次年6月,这批“旱养”的幼鸭产蛋率达95%。

然而,初战告捷的局面被7月高温打破。“30℃时影响不大,利用维C、小苏打等就能够起到降温作用。”吴西海说,一到35℃,药物就不再有效,蛋鸭进食量、产蛋率下降,再严重可能会大量死亡。

江陵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专家组迅速介入,引入水冷风机集中降温方案稳定了鸭群状态。但吴西海并未止步:“企业有能力购买水冷风机,小养殖户却往往无计可施。”

今年3月,他结合30年从业经验创造性推出“错季养殖”模式:将传统3至4月的进苗期延至5月,使鸭群在高温季处于免疫力更强的青年期,同时在9月至次年5月的凉爽期实现8个月高产周期;并联合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专家,根据青年鸭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调配专属饲料。

在原有基础上,其团队同步全面升级鸭舍的通风、光照和湿度调节系统,安装智能化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各项环境指标,并根据预设参数自动调节通风、光照和湿度。

目前,基地规模已达150亩,鸭群数量从3万羽增至4.5万羽。“新鲜高品质的鸭蛋干净、破损率低,价格较普通产品每公斤高出2元,洁净的养殖环境还让公司成功通过中国海关出口禽蛋原料备案基地认证。”吴西海介绍。

--> 2025-09-17 进苗期晚1个月,每公斤高2元,江陵秦市乡——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6499.html 1 旱鸭子闯出新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