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 通讯员杨子萱、纪鑫)一笔拖欠多年的借款导致养猪场股权被冻结、银行贷款中断,经营陷入绝境。近日,在浠水县人民法院“阳光执行”机制的柔性推动下,这起陷入僵局的执行案件不仅顺利实现债权,更救活了一家濒危企业。
几年前,养猪场负责人老何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朋友借款,后因行业波动无力偿还。在偿还20万元后,仍有70万元未履行,法院依法冻结其股权、查封房产,并送达《财产处置进展清单》,清晰列明强制措施依据和后果。股权冻结导致猪场无法续贷,面临停产危机。
执行法官没有简单处理,而是远赴郑州核实经营状况,搭建沟通平台,多次组织协商。老何连夜筹措53万元,其兄主动提供担保。申请执行人坦言:“把猪场逼停,债权更难实现。让它活下来,才有希望还款。”最终同意解除冻结。
随后,猪场迅速获得700万元银行贷款,生产回归正轨,债务得以清偿。
浠水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闵敢表示,查封是手段不是目的,“阳光执行”要让群众感受到公平和温度。近年来,该院依托信息化推进执行流程公开、节点告知和财产查控进展透明化,努力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