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4日

荆楚丰景映秋实

金风送爽,稻浪翻涌,挥镰的号角在荆楚大地吹响,各地的田野乡间、景区市集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飞瀑映彩、农机轰鸣,直播间内农货热销,非遗市集里文化氛围浓厚。一幅幅兼具烟火气与科技范、展现风土人情和产业成果的画卷,正一一铺展在秋日暖阳下。

仙桃

金秋鳝宴庆稻熟 共品鱼米新滋味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郭崇乐)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仙桃黄鳝消费季活动在仙桃市排湖密塘渔村开幕。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示了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成果、仙桃黄鳝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智能农机展区,鳝鳅秒剖机作业演示引来农户围观;农用无人机、无人智能电动拖拉机、测土机器人、植保无人车等一一亮相,展现了湖北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活动现场隆重表彰“2025年湖北省十佳农民”,同步举行“寻味仙乡”美食市集、“我的丰收我的节”短视频暨摄影大赛作品展等系列庆祝活动。

当日,仙桃黄鳝消费季开幕式同步举行,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公布“仙桃黄鳝”品牌价值:2024—2025年度,“仙桃黄鳝”省域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306.51亿元,对比上年度的226.71亿元增长35.2%,再次登顶全国黄鳝品牌榜首。预计到2029年,总产值将突破600亿元。

当前,仙桃正围绕建设农业强市、打造江汉平原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目标,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7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4亿斤以上。仙桃稻鳝虾模式被纳入渔业主推技术,并在全国推广,今年繁育黄鳝苗种11亿尾,幼苗成活率超过60%,可提供规格苗3亿尾,全年黄鳝产量有望突破12万吨,产量稳占全省一半、全国1/4以上;发展“江汉大米”订单面积8万亩,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9.38亿元、增长4.5%,增幅居全省首位。

咸宁

卷袖提网捞沼虾 智慧农机护田畴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咸宁主会场活动在嘉鱼县渡普镇烟墩村启幕,咸宁市副市长郑黎明等市县领导与千余名农民代表共庆丰年。活动主题将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通过无人农机演示、罗氏沼虾互动体验等十余项特色活动,展现咸宁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

活动现场,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远程操控下平稳前行,高空无人机编队模拟播种洒水,“过去肩挑手抬,现在机器自己干活!”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嘉鱼特色罗氏沼虾体验区,嘉宾群众卷袖提网,体验捞虾乐趣;“咸宁丰味”农贸市集人气爆棚,簰洲圆子、嘉珍藕粉等特产被抢购一空。

文艺演出环节,《赛锣赛亮》等节目展现农耕韵律;“新农人话丰收”环节,嘉鱼蔬菜等特产轮番亮相;农民趣味运动会,挑谷子、打糍粑等比赛充满欢声笑语;全场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助推“咸宁好物”走向全国。

(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夏洋、汪妍)

宜昌

山区种田智升级 社会化服务省到底

9月21日,秭归县九畹溪镇石柱村,宜昌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主会场,无人机群在空中稳稳悬停,机翼下的喷头均匀地喷洒细密的水雾,转弯、提速一气呵成,队形转换精准流畅,现场观众大呼“科技范儿拉满”,三峡土家第一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秭归做大做强脐橙等根植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秭归脐橙身价倍增,品牌价值达166亿元,上升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秭归橙农”获评省级劳务品牌。

活动现场,智慧农机齐亮相,涵盖耕种、植保、收获、加工等全产业环节。以颜勇为代表的新农人们登台演讲,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无人机飞防吊运、寄递物流、柑橘精深加工等方面展示秭归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成果,诠释秭归从“会种地”升级为“慧种地”的山乡蝶变。

丰收大集展区,秭归脐橙、五峰茶叶、长阳蔬菜、远安瓦仓米等36个农产品展位前人头攒动,农户直播带货,村播新星联动网红达人,让“宜昌好物”飞向全国。

节庆期间,秭归还将推出“乡见文旅·丰景线”乡村旅游线路,开展“村播大赛”“九月红采摘”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系列活动持续至10月。(记者梅雯倩 通讯员郝明曦、史丽)

随州

直播助农摆擂台 菇香稻海满仓廪

“家人们,看看我手上的‘俏菇娘’,每一朵的裂纹都像花儿一样!今天产地直发,价格优惠!”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随州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随州香菇等特产通过镜头直达全国各地消费者餐桌。

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大赛区,10支参赛队全力推介香稻、葛粉、皮蛋等特色农产品。最终,广水有好礼土特产商贸有限公司以2个小时成交700余单、交易额约9万元的成绩斩获一等奖。

“若想购买适合老人煲汤的传统工艺香菇,优先选择哪个品牌?”关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分享通过“村户共建、链式增值”的“关店模式”,做大香菇产业。

名优特农副产品展示展销品鉴会上,香菇、香稻等八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产品一众亮相,群众集中品鉴“炎之有礼”公共品牌矩阵的新成果;丰收市集里,群众体验草编、面塑等非遗手作,参观无人机、智慧农业传感器等现代化农机装备。

今年,广水农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水稻种植面积约54.6万亩,预计总产量32.9万吨,较上年增加约1140吨;玉米种植面积7.5万亩,预计总产量2万吨,比去年增加约130吨。

近年来,随州悉心培育香菇、香稻等全国头部区域品牌,“随州香菇”区域品牌价值连续3年居全国行业第一,建设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交易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出口额稳居全省第一。今年,随州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50万吨,同比增长1.6%。(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卢佳、高晓涵)

荆门

田园T台秀农装 八角市集选好货

9月20日,荆门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村启幕,2000多名市民打卡八角市集,体验乡村民俗、农特产品消费等多元场景。活动以“赶大集 庆丰收”为主题,包含“村T”丰收秀、乡村赶大集等环节。

音乐响起,以田间青石板路作为T台,以花草树木、田园稻田为背景,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选出的10支农民表演队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挑扁担,从丰收门缓缓走出,展示双井西瓜、四岭高油酸菜籽油、双泉冷泉米等特产;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宝梁山调、传统戏剧花鼓戏的表演者起板开腔,市民们围着舞台拍照打卡;村民代表从四周登台,将稻谷倒入舞台中央的粮仓,寓意颗粒归仓、丰收年年。

乡村赶大集现场,八角市集内容丰富,新增的东宝区、农谷集团2个展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直播区内,网红达人现场带货,线上线下交易不断。市民们拎着手提袋,拉着小拖车,在现场免费品鉴、选购心仪产品。

近年来,荆门锚定“六个一”主导产业和“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统筹涉农资源,构建“基地+龙头+加工+服务+品牌”全产业链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39亿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6元,同比增长5.6%,快于城镇居民0.6个百分点。(通讯员彭文洁、冯明明)

黄石

飞瀑奇崖烟火气 滴水景区话丰年

9月23日,阳新县排市镇滴水涯旅游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黄石主场,落差30余米的主瀑布悬流直下,水雾中彩虹若隐若现,崖壁奇石与三角枫、野菊等相映成趣,游客漫步其间,拍照打卡。

现场设置“庆丰收、展丰收、助丰收、品丰收、乐丰收”五大板块:“展丰收”区域,30家农业主体携水产、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参展;“助丰收”板块,“三农达人”直播带货,助力阳新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品丰收”处,阳新屯鸟汤、黄金湖甲鱼等美食飘香,“富川红”“阳新芽茶”的茶艺表演吸引众人目光。

沿生态栈道前行,竹筏漂流项目排起长队。游客乘筏而下,欣赏鱼虾嬉戏、白鹭翩跹;非遗体验坊内,阳新布贴传承人指导游客制作布贴画;“崖下露营”“溪畔野餐”等亲子套餐的周末预订已排至半月后;景区出口的小吃街人头攒动,清蒸阳新屯鸟、山野菜炒土鸡蛋等佳肴的食材均来自本地农户。特产区里,野山茶油、崖壁蜂蜜等农货琳琅满目。

近年来,旅游区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非遗文创与农特产品月销售额超15万元,带动300余人就业。

阳新县委副书记李冠男表示,将启动“霍比特人小屋”民宿集群建设,完善富河沿岸油菜花海观光带,持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丰收的硕果惠及更多乡村百姓。(记者庹文佳)

--> 2025-09-24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7269.html 1 荆楚丰景映秋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