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4日

利川陈世清

二十年不打除草剂 笨办法种出放心梨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向桃利

“陈老板,装十斤黄金梨!每年从苏马荡避暑返程,不带你家梨总觉得少点啥。”9月中旬,利川市南坪乡干堰村世清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重庆万州游客骆先生熟络地和负责人陈世清唠嗑。这样的场景,每年梨子成熟季都会上演。

靠着20年坚持“不打除草剂、只用有机肥”的土办法,陈世清种出的梨子成了游客口中的放心果,合作社也在当地打出名气。

2004年,陈世清看中干堰村阳光充足、土地成片、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承包荒地种植黄金梨。“要种就种绿色的,让大家吃得安心。”这个念头,一坚持就是20多年。

梨园内无除草剂留下的“秃斑”,地面覆着浅草,凑近能闻见泥土混着有机肥的清香。“草全靠人工拔,每年除草和套袋人工费得20万元。”陈世清笑着说,“平均40天除一次草,雨季一周去两三回,鞋子上的泥就没干过。”20多年来,他的梨园从未打除草剂,农残检测次次“零检出”。2023年拿到“绿色食品”认证时,这个常年沾泥的汉子比卖高价梨还开心:“咱的‘笨办法’走对了!”

但种梨光靠“笨劲”还不够,还得讲科学。陈世清摸清黄金梨“单独种植难挂果”的脾性,特意搭配种翠冠梨、水晶梨,靠异花授粉破题;每个梨子二次套袋,防虫防雨还提品相。

为保证口感,疏果时他更“狠心”:一棵梨树最多能挂1000个果,他只留80到100个。“果子多了养分不够,宁愿少收,也要保品质。”这份坚持让他的梨每斤卖8到10元,年销售额稳定在50万元。

每年8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采摘季,陈世清忙得脚不沾地,订购电话不断,上门采购的游客也多。“买梨的都是回头客,尤其是来自武汉、万州等地的避暑游客,吃过的都说好。”陈世清说。

如今,梨园成为游客的打卡点,还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合作,开展砂梨新品种优质高效生产试验示范。“专家经常来园子里指导,教我们选新品种、搞精细化管理。”陈世清满怀期待,计划进一步做强梨品质,让更多人吃上干堰村的放心梨。

--> 2025-09-24 利川陈世清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7271.html 1 二十年不打除草剂 笨办法种出放心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