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安陆“乡超”踢出三记好球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范锡建 刘壮 吕科选

终场哨响,欢呼声如潮水般涌向四方。

9月20日,又一个“超级星期六”。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里,府城汉东队夺得冠军,安陆市首届“乡超”联赛画上圆满句号。

赛场外,美食街,晚风遥遥送来人间烟火,游客嗨翻足球盛宴,沉醉在星光夜市。

16支本土乡镇球队和4支外地邀请队,36场精彩对决。从赛场震天的呐喊助威,到文旅消费的持续升温;从草根球员的精彩逆袭,到县域活力的全面迸发。安陆,以赛事为纽带,通过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将体育流量成功转化为消费增量,上演了一场县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帽子戏法”。

吸住眼球—— 全民参与燃动绿茵盛宴

奔跑、拼抢、传球、射门,看着场上奔跑的身影,武汉游客李丽心潮澎湃,“就算不懂球,只要往球场边一坐,瞬间就被这里的气氛感染。”

被网上的开幕式演出“圈粉”后,李丽每个周末都奔赴安陆,一场比赛也舍不得落下。和她一样自发前来的游客和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将赛场围得满满当当。

场上激战正酣,场下也是热力全开。乡亲们自发制作标语、组织人浪,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球队真诚而滚烫的爱,将赛事变为城市精神的共振箱。

不设参赛门槛,没有明星大腕,自8月8日开赛以来,安陆“乡超”联赛火爆出圈,平均每场观赛人数超8000人,全网点击量超亿次。

“眼里有球,脚下有活”“真拼真干,让不懂球的人也能感受到足球的快乐”,赛事视频的评论区,网友用朴素的表达,传递着对“乡超”的喜欢。

在安陆“乡超”联赛主教练蒋龙看来,“乡超”的火爆出圈,看似偶然,实则是安陆多年足球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

作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足球之乡”,安陆曾先后承办全国“李白杯”青年足球赛、“金利来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等重大赛事,培养了30多名省级及以上球员,为这座小城播下了深厚的足球种子。

近年来,安陆将足球振兴纳入发展大局,构建“全民普及+青训提升+体旅融合”体系,新建13片标准球场,年均举办群众性比赛50场、校园赛100场。足球,早已融入这座城市血脉。

方向盘握了十几年,奔跑在后防线上的公交车司机周伟,卡位准得像公交进站;撂下锅铲,颠得一手好勺的串串店老板毛隧,颠球技术同样一流;与家具厂里的电钻声相比,观众的欢呼呐喊,让工人郭德胜心跳加速,劲头更足。

绿茵场上,这些为乡镇荣誉而战、为梦想飞奔的足球英雄,脱下球衣,都是隐于各行各业、踏实生活的普通人。

“‘乡超’的成功,靠的不是大投入、大明星,而是60万安陆人民的热情与支持。从赞助商到志愿者,从球员到观众,每个人都是主角。这届‘乡超’,大家不仅踢出了足球的精彩,更踢出了安陆的凝聚力。”安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光表示。

记住安陆—— “花式整活”擦亮发展金招牌

王义贞的银杏舞,烟店的月光颂诗,赵棚的蓝莓丰收曲,接官的槎山采茶谣,辛榨的乡村农具秀……决赛之夜,“丰收欢歌队”“赤子乡音队”轮番登台打call,将16乡镇的人文历史、特色产品巧妙地融入表演,让外地游客看得挪不开眼。

拼的是气势、晒的是特色、秀的是家乡文化和产业。湖北大学旅游学院特任研究员翁李胜表示,通过将地方特色美食、非遗、民俗等嵌入赛事场景,既丰富了赛事体验,又为本地产品提供了“零成本”的展示平台。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行走的乡土文化“T台秀”。借由一只足球,“乡超”完成了对安陆文化的“击鼓传花”。

“输了,去我们村里吃西瓜;赢了,到你们那赏杜鹃花。”接官和孛畈的首次交锋,不少现场球迷热情调侃。“你送我金银花露,我赠你一碗米粉。”府城与李店的巅峰对决,赛前两队的温馨互动令人动容。

这些“花式整活”背后,是地域文化的活力张扬,是一镇一品的生动表达。当足球与乡土碰撞,这脚球的落点,不偏不倚正中游客心坎,也踢出了安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蓝莓冲锋、进球如风!”赵棚蓝莓队的领队介绍,赵棚镇拥有8000余亩蓝莓种植基地,年销售额达3.2亿元,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产业基地之一。通过引进基质栽培等先进技术,蓝莓品质和产量持续提升,今年总产量预计突破80万斤。“希望这颗家乡的‘水果明珠’乘着足球的东风,走出赵棚、走向全国。”

“我们的队名,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米粉是李店镇的特色产业,李店将米粉加工作为重点产业培育,依托食品加工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米粉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7家上下游企业,拥有23条生产线、45项商标专利及1个绿色食品,带动1.5万亩水稻种植。“每一声加油,不只是为我们的球队打气,更是在为我们全镇的米粉产业呐喊助威。”

因为“乡超”爱上足球,因为“乡超”记住安陆。安陆队对阵黄陂队的友谊赛落幕后,看台上的黄陂球迷周志豪仍然沉浸在一日游的满足中。上午在烟店李白村的采摘园里品尝瓜果,下午流连于白兆山的唐风雅韵,夜晚则在球场呐喊中释放激情。“好吃好看又好玩,我们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安陆。”

留住消费—— 业态融合激活经济链条

傍晚时分,安陆市府东烧烤一条街霓虹闪烁,200余张餐桌依次排开,摆起长龙阵。木子烧烤大排档,老板黄以平左手翻肉串,右手撒蘸料,油脂滴落炭火,溅起阵阵香气。

“看球赛、吃烧烤成了标配,比赛期间,不少游客跟我们抱怨一座难求。”从事烧烤18年,这个夏季,随着“乡超”走红,黄以平遇到了甜蜜的烦恼。

为更好接住这波“流量”,忙完手头的活,黄以平有空就琢磨新菜单。安陆有银杏之乡的美誉。他将白果烤来吃,发现味道软糯香甜;安陆也是蛋品之乡,他就尝试烤鹌鹑蛋,发现味道焦香浓郁。如今,他家的烧烤品种由原先的20多种增至100多种,他的小店也成为游客们的网红打卡点。

夜市的火爆,仅是“乡超”经济效应的第一环。依托赛事流量,安陆开设“涢供优品”市集,将50余种农特产品进行展销,现场发放优惠券超 5万张,带动线下涢供优品直营店及线上销售500万元。

借助“乡超”热度,安陆人社部门召开专场招聘会,组织6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提供核心产业岗位2600余个,线上线下吸引4万人参加,其中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794人。

绿茵场上拼实力,文旅赛道拼诚意。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安陆14家酒店联手推出房费八五折优惠,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盛世闻樱景区水上乐园、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等知名景点,精心定制“宠粉”礼遇,构建“赛事+”消费生态圈,把“流量”变“留量”,推动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数据印证着持续升温的文旅热度。安陆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比赛期间,直接带动酒店住宿业日均营业额增长8.8%,餐饮业日均营业额增长28.9%,景区日均接待人次增长8.8%,文旅综合消费超8000万元。

赛事落幕,快乐足球仍在涢水河畔延续,属于安陆的下一记“好球”,已在文旅体融合的赛道上蓄势待发。

--> 2025-09-27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7624.html 1 安陆“乡超”踢出三记好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