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闲林设宴蕴茗香 柿柿如院醉游人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何祥顺 周芹

金秋时节,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武圣村锦园农庄内,30余名游客围炉煮茶,赏园林景致,品农家风味,欢笑声不绝于耳。

“‘十一’还没到,预订电话就没断过。”农庄负责人杨文明介绍,这一方乐土曾是长年闲置的林地。

变化始于一次精准招引。土生土长的鄂州人杨文明,带着苗木种植的好手艺,响应镇、村号召来到武圣村,流转500余亩林地,培育对节白蜡树。彼时,邻近的杏福园旅游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游玩有去处、吃饭没着落”的问题逐渐凸显。恰逢鄂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村“六闲”“四古”资源一体化利用,武圣村主动与杨文明商议合作,共同盘活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蓝图迅速落地。镇村干部积极对接政策支持,邀请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研究院定制旅游线路,将杏福园、万亩油菜花海、网红沙滩与农庄串联成线;区乡村振兴局协助完成土地流转手续;杨文明借鉴长沙院子餐厅的设计理念,建成兼具自然野趣与高端格调的园林式农庄:沿苗木生长路线错落布置用餐区,让游客在绿树环绕、一步一景间享受美食。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的规划,让杨文明看到了更大潜力。“大桥出口距农庄不到1公里。”今年5月,他启动农庄升级改造:扩建包间,可容纳20余人;从市区聘请专业厨师与服务团队,将农家乐升级为集餐饮、唱歌、钓鱼、团建、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餐厅;全面升级菜品,涵盖鄂州特色菜,复刻“华容九大碗”等传统美食,串联起1公里外的武昌鱼电商园,形成“武昌鱼体验购买”产业链。

农庄发展,惠及村民。“我们夫妻俩在这儿干活,一年能挣10多万元。”村民万怀枝和陈才研道出乡亲们的心声。目前农庄固定用工10余人,农忙或节假日临时用工数十人,对节白蜡培育销售、自养鱼、种植蔬菜供应,也为村民提供了多元增收渠道。

如今,杨文明有了新规划:“农庄二期建民宿,实现月月有花、四季有果。我给它起名‘柿柿如院’,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让更多人爱上武圣村。”

--> 2025-09-27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7634.html 1 闲林设宴蕴茗香 柿柿如院醉游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