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50亩荒地成530亩示范园

阳新汪松柏的十年橙就

清晨的阳新县网湖湿地,薄雾尚未散尽,汪松柏已来到橘园。“再有半个月,这些橘子就能全部转为橙色,甜度能飙到15度以上。”他眼底的光亮,与十年前栽下第一株富河橙苗时别无二致。

彼时,枫林镇刘冲村的果农们还在种普通柑橘,收成看天、售价低迷,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村民们守着薄田,日子总缺些奔头。

刚从外地考察回来的汪松柏,揣着几株蔫蔫的杂交柑橘苗,逢人就兴冲冲地说:“这果子皮薄无籽,吃着像果冻,咱这儿的水土准能种成。”

可这话没几个人信。阳新春秋多雨、夏季湿热,普通柑橘常因裂果减产,种了30年果树的老橘农劝他放弃。

旁人越劝,汪松柏的劲越足,他拿出全部积蓄,承包下刘冲村湖畔50多亩荒地,雇40名村民开工。土壤偏黏,就一袋袋扛腐殖土掺匀;不懂水肥配比,就抱着农业书籍“啃”到深夜;为学技术,请县特产中心专家上门指导,后来成为县农业农村局“头雁”学员,专程去华中农业大学系统学种植。

成立阳新优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后,汪松柏给橘园装上“智慧大脑”:建智能气象站,提前3天预判天气避开雨水;每20亩立一台频振灯,每亩挂60张黏虫板,每棵树塞一袋捕食螨,全靠物理、生物方法防病虫害;每天清晨,技术员沿着田埂巡查,确保果树“不生病、长得好”。

2019年秋,青黄相间的富河橙大面积挂果,咬开的瞬间,清甜的汁水溢满口腔。这口甜,让汪松柏悬了5年的心落了地,也让村民们动了心。如今,当初的50亩荒地已扩成530亩示范园,还辐射周边800亩柑橘地。汪松柏搞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请来华中农大专家到田间指导,手把手教村民疏枝、施肥;农户的果子品质达标,公司帮着对接代销渠道。“汪松柏有眼光,带我们种对了果子。”村民刘大爷跟着种富河橙后收入翻番,见人就夸。

依托网湖湿地的生态优势,示范园成了阳新最大的自然生态研学基地。去年秋天,第一批学生来这儿认柑橘叶片、学疏枝,到湖畔举望远镜观候鸟,在实践中摸清“生态与农业”的门道。

“今年预计能产70万斤果。”在连片的橘树下,汪松柏的憧憬藏不住。电话接连不断响起,他忙着对接高端超市,计划把富河橙打造成高端礼品果,卖向全国。(记者庹文佳 通讯员 张丕兴、罗元)

--> 2025-09-27 50亩荒地成530亩示范园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7640.html 1 阳新汪松柏的十年橙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