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西陵派出所民警 覃戈麦
我是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西陵派出所的民警,今天想跟大家说说咱所今年升级“护学警务”的事儿。
前几日,同事汪济文走进营盘路小学,给孩子们上国庆假期安全课。他用身边案例拆解反诈、禁毒知识,还跟孩子互动提问,把交通安全常识揉进课堂,就想让孩子们早点懂安全、会防护。
从今年开始,我们所围着17所大中小学、幼儿园下功夫,升级“护学警务”模式。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调解校园矛盾纠纷、帮师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近五年来辖区没出过重大涉校事故。
发现问题就盯到底
今年4月,同事鲁波在樵湖岭小学巡查时,一眼看出校门口防冲撞硬质隔离设施不行,他立马上报所里,我们联动分局治安大队、校方现场办公。不到一周,新设施就全装好了。
9月1日开学那天,我路过樵湖岭小学,校长张一鲲指着隔离设施说:“现在校门前安全缓冲区域够大,上下学高峰人多车多,心里踏实多了。”
其实这不是偶然。咱所早有“一校一警”规矩,17所学校每所都配护校民警。光靠我们不够,还拉上教育、街道、市场监管部门,再加上学校,凑成一股劲管校园安全。
今年,我们推动整改48处涉校园安全隐患。
家长有矛盾 咱们一起劝
6月11日,我在所里值班,突然接到铁路坝小学消息:两个学生在操场奔跑相撞,一个孩子摔伤。双方家长赶到学校,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同事朱亮先赶过去,劝了半天,俩家长还是各执一词,调解僵住了。好在我们早有准备,之前就推行“4+1”护苗机制:护校民警、学校老师、心理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小组,再联动家长,专门解涉校矛盾。
那天朱亮直接启动机制:老师和心理医生先安抚孩子、做心理疏导;我和朱亮、社区工作人员分头跟家长聊。聊着聊着,俩家长情绪平了,最后和好如初。
为早点发现矛盾,我们还帮着把校园安防系统连到公安大数据平台,搭建“智能预警系统”。只要有矛盾风险,系统就能提前感知、预警,我们就可早介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里。
今年,我们排查化解145起涉校矛盾纠纷,成功率100%。
把安全课送进课堂
7月4日,同事潘柏杭去刘家大堰小学讲防溺水安全课。他不仅是这所学校的护校民警,还被正式聘为法治副校长。除日常在学校周边巡逻,定期去学校讲法治和安全知识,成了他的固定工作。
所长袁鹏之前跟我们说:“得跟学校好好沟通,让所有护校民警都当法治副校长。”现在这话落地了,每个法治副校长的活儿都明确:讲法治课、日常巡查、管安全保卫、应对突发情况,就是要把安全防护关口挪到校园里。
为了让安全课有用,我们还定了规矩:法治副校长得按学生年龄段备课。比如给低年级讲防拐,给高年级讲网络安全、防校园欺凌。除了给学生讲,我们还定期帮学校保安、老师、后勤员工搞消防、防暴恐演练,让大家真遇到事儿时知道怎么应对。
今年,咱所民警去学校搞法治宣传已有200多场,覆盖3万多师生。看着孩子们越来越懂法,老师们越来越有安全感,我们就知道,平安校园这道屏障,算筑结实了。
(记者 董云舒 通讯员 覃江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