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旭
群山环绕的竹山县,曾困于坡多地少、靠天吃饭的难题,零散的“碗口田”藏不住农户的增收期待。如今,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望天田”变高产田,机械化率提升、粮食产能突破,田野间的变化令人欣喜。
这份蜕变,源于竹山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坚定践行——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用“红马甲”亮证上岗守好工程质量,以“高标准农田+”模式延伸产业价值。从田畴整治到产业融合,从土壤改良到民生增收,竹山不仅破解了山区耕地难题,更走出了一条农田提质、产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振兴路径。
田野里的机器轰鸣,是乡村振兴的悦耳节拍;农户手中的丰收粮,是民生幸福的生动注脚。竹山的实践证明,只要锚定目标、务实创新,就能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孕育希望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