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48载匠心耕耘39种桂花香传千里

秋日暖阳下,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毛祠村的金银桂花园基地,桂花竞相绽放,基地董事长朱锦春向工人传授桂花栽培管理技术。“他每天都会来基地走走,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60岁的陈工在基地工作多年,见证了朱锦春的专注与敬业。

1977年,朱锦春毕业于华中农学院林学专业,48年来,在咸宁市内多地种植桂花等苗木1086亩,培育桂花树2.8万余株,包含金桂、银桂、丹桂等39个品种,堪称桂花种质资源库。

“丹桂如何做到满条红?金桂、波叶银桂等依品种不同,种植技巧各有侧重,多施饼肥能让桂花挂花期长、树叶更绿……”说桂,朱锦春总能娓娓道来。由他设计的桂花“花瓶”“花柱”“盆景”等造型,让桂花林间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朱锦春和他的基地吸引了各级媒体争相报道,咸宁桂花产业的知名度、经济效益均大幅提升。

如今,朱锦春虽年事已高,但他仍深耕桂花种植领域。身为咸宁市首席高级园林工程师、华中农业大学全国校友会副会长,他多次在行业会议中倡导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深挖桂花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品牌价值,为桂花文化和三产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胡剑芳)

--> 2025-10-18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9264.html 1 48载匠心耕耘39种桂花香传千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