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红包折个角,让情义回归本真

佛山婚宴上,新人轻轻一折红包,归还宾客,口称“心意收到”。这一动作如利刃劈开人情迷雾,瞬间击碎婚宴的金钱枷锁。不收礼金,红包折个角,广东多地早已成风。

国庆中秋假期,喜宴如潮,多少人被“随多少、回多少”压得喘不过气?礼金成了经济重担,人情成了心理枷锁。喜事变愁事,欢聚变负担。红包何以如此沉重?

广东人早已看透:讲心不讲金。佛山、茂名信宜,婚宴、乔迁、满月,皆可只带心意到场。红包折角,情义归还;喜糖盘里小红包,祝福延续。正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姝莉所言:礼金本有互惠功能,但金钱计算即算计,社交内耗。免收礼金,内耗消于无形。关系回归朴实,感情反而更浓。

礼金少,情义不薄。广东风俗,朴素务实,情义如水,清澈见底。反观当下,婚宴成经济战场,随礼成数字游戏。广东风俗如清泉,洗去人情污浊。

“讲心不讲金”是智慧,非孤例。全国可借鉴,推动健康礼俗。减轻人情与经济负担,让社交轻松愉悦。请客不收礼,非轻视情义,是珍视情义。红包折个角,情义归本真。这不是广东的专利,而是时代所需。当人情脱去金钱外衣,当喜事纯粹如初,心底欢笑如风过林梢:无算计,唯真心。

广东人用折角的红包,折断了金钱对人情的绑架。这动作轻巧,却重如千钧。它不是否定礼俗,而是让礼俗回归人心。礼金本是祝福的载体,却被异化为负担的源头。当红包在掌心一折,情义便从金钱的泥沼中挣脱,重获呼吸。

我们常以为礼金厚重,情义才深厚。却不知情义最深时,往往无声无息。佛山新人的“心意收到”,是比千金更重的承诺。信宜的红包撕角,是比万言更真的誓言。

人间最珍贵的祝福,从来都不是红包里的数字,而是推杯换盏间的真诚笑脸。请客不收礼,这可不是冷漠,而是让喜事回归喜事本身。新人的笑靥,亲友的祝福,酒杯的清响,皆因无负担而更显珍贵。当红包折角归还,情义才真正抵达——不是抵达钱包,而是抵达人心。

这风俗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被金钱异化的人情。几块钱的喜糖红包,比万元礼金更显真心;一个折角的举动,比千言万语更见情深。广东的智慧,是给整个社会的礼物。它不声不响,却足以撼动人情的根基。此风俗值得全国仿效,只有这样,人情社会才能卸下重负,重获轻盈。(来源:《南方农村报》)

--> 2025-10-18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29283.html 1 红包折个角,让情义回归本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