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宋柏 通讯员 柯岱宏 蔡青 舒春松
午后暖阳下,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三叉路村细李湾,特色小院错落有致,从市区归来的“新村民”悠闲地打理花草。
这里曾是人口流失的“空心村”。如今的田园诗意、人气渐旺,离不开湖北乡下有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若名的多年深耕。
“新洲离市中心相对较近,城区居民回村方便,发展潜力巨大。”怀揣着“链接城市与乡村”的目标,2021年,方若名创办乡下有院公司,提出“共享村落”——新村民返乡盘活空心村的新路径。
这一模式将村民闲置的老屋统一租赁、改造,采用20年整租模式,让向往田园生活的城市居民安家;老村民每年可获5000至8000元不等的租金收入。细李湾成为这一模式的首个试点区,一经启动,抢订一空。
“一开始村里给了10套老屋,我一边做,村民一边看。”方若名回忆,“他们发现交出去的老屋有了稳定收入,面貌也焕然一新,合作便水到渠成。”
“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这个小院子,白天听鸟叫,晚上听虫鸣,还能经常在夜晚看见月亮。”细李湾新村民邓霏分享过去一年的居住感受。
细李湾“首战告捷”,方若名转战邾城街道巴徐村徐治塆。这个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全国文明村”,旅游产业一度面临瓶颈。2022年,方若名团队接手,吸引“新村民”下乡创业。黄冈姑娘徐巧林租下村头1000平方米的废弃鸡舍,创办摄影工作室,月均接待客户200余组,她还当起联结新老村民的“管理员”。如今,徐治塆已聚集马术场、书画院、研学基地等10多种业态,超过六成的创业者是80后、90后,为村集体年均增收数十万元。
同年,方若名将镜头对准新洲村落,记录细李湾的晨曦暮霭、新村民的点滴日常,唤醒城市人的“田园梦”。如今,“乡下有院”新媒体矩阵全网粉丝突破200万。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闲置房源被看见。”方若名表示,计划在3年内改造20个村落,并成立共享村落研究院,共同探讨盘活乡村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