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1日

4A县城 近悦远来 主客共享

千万游客涌入后的宣恩城市综合治理观察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江车 通讯员 陈绪开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宣恩旅游火爆如常。

统计数据背书:接待游客114.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58%、138.51%。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578.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55亿元,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让宣恩县委副书记、县长安生永欣慰的是,去年底,县里才提出2025年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4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

当千万人涌入这座30万人口的小县,当家门口的风景变成全国打卡地,游客的游玩体验、市民的日常生活、商户的经营情况,成为城市治理新的考题。

“作为全省首家以县城为核心打造的开放式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仙山贡水旅游区既要有旅游功能,也要兼具生产、生活功能;不仅要迎接四方游客,还要承载本地居民的日常出行。”在宣恩县委书记王闯眼里,只要始终坚持“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理念,用游客视角、市民视角开展城市和景区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高品质旅游城市,就能将巨大的客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破解游客不便

“2024年第一次来宣恩,绕了40分钟没找到车位,最后把车停在3公里外的郊区,步行过来时已经没了游玩的兴致。”武汉游客王哲的经历,并非个例。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路面车流量达59.5万台次。面对持续攀升的游客量,宣恩县相关部门提前踩点,从城区边角空间、建筑工地等地方“挤”出145个停车场共11983个停车位。30分钟内免费、24小时内10元封顶的价格让游客纷纷点赞。

为了让游客有良好的旅行体验,去年起,全县95个机关单位停车场的3132个停车位采取错时停车免费对外开放。今年,全县更是推进“拆围透绿”行动,各单位在拆除自家门口围墙的基础上,创造性采用“拆围+文旅”“拆围+停车”等组合模式,腾退土地变“小微绿地”提升城市颜值,规划便民车位缓解停车难。

游客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公安的全方位守护。宣恩县公安局在面对节假日大客流带来的公共安全和道路交通挑战时,围绕“安全底线”和“应急响应”两大核心,建立完善的预警指挥体系,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游客与市民的安全。

“县公安局每日投入警力在沿河重点区域不间断巡逻,城管、联防队、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协同执勤。国庆期间,执勤时间提前到早上7:15,晚上延长到22:30。”宣恩县公安局副局长瞿庭兵介绍,交警大队依托智能感知平台、雪亮工程实时掌握客流,在打卡点、夜市科学调配警用无人机地空巡防助力交通疏导、隐患排查。创新“旅游警务”,制定涉旅警情处置指引,今年已妥善处理涉旅求助200余起,满意率100%。

化解市民烦恼

“家门口成为‘一元摊位’网红街,真心感到骄傲。但每天晚上,各种声音混在一起,孩子写作业受到影响,觉也睡不好。”家住仙山贡水旅游区惹溪街的张先生是市民群体的“出题代表”。

节假日期间,不少外省游客涌入宣恩摆摊,高峰期摊位近600个。市民的生活秩序与居住权益受到冲击,噪音扰民、出行受阻,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噪音是投诉最多的问题。”宣恩县城管执法大队大队长胡斌毫不避讳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尽量一碗水端平。”

为加强管理,执法大队按照区域划分,建立常态化微信群,包含烤活鱼商家、一元摊位摊主及卖唱歌手。淡季每天晚上9:30通知歌手收工,通知商家和摊主提醒顾客降低音量,旺季时延后一小时。同时,每次节假日前按片区划分,建立6个微信联络群,收到居民投诉后第一时间在群内与摊主沟通。

如何解决旺季市民的出行问题?“我们以主客共享建设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在提升本地居民生活和休闲环境的同时,满足城市的景观生态需求和体验需求。宣恩兴隆大道下穿通道项目已经开工,今年春节之前将全部竣工。”宣恩县住建局总工程师刘辉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地下通车、地面演艺、邻河消费”的垂直功能分层,地下通道双向四车道满足高峰期通行需求,地面也将成为宣恩文旅发展新增量。

此外,县住建局将不断根据旅游人口的需求来布局城市基本配套设施,包括停车、供水、污水等方面。通过不断建设,宣恩将更加宜居,也更具吸引力。

规范商家经营

“旅游旺季,每天能卖出超过100条烤鱼,翻台3次以上。”硒都烤鱼店负责人朱潇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宣恩烤活鱼火了起来,很多原本不做烤活鱼的店也开始做烤活鱼,会不会砸了招牌?热度万一下去,100多家烤活鱼店该何去何从?”

面对朱潇的顾虑,宣恩县文旅局副局长杨正军给他吃下“定心丸”。宣恩县政府引导成立烤活鱼协会,制定《宣恩烤活鱼烹饪技术规范》《宣恩烤活鱼连锁店建设与管理》两项恩施州地方标准,用标准和品牌约束促进烤活鱼产业健康发展。针对餐饮、住宿行业,文旅局也会通过节前组织市场主体开会、节假日进行监督、节后公布红黑榜来保障旅游市场的稳定。

对商家来说,宣恩的火爆程度与他们的经营直接挂钩。如何让宣恩长红?杨正军一针见血:“说不准的是网红,说得准的才是长红,网红是昙花一现,长红靠文化、服务与产品,最根本的是基于独特文化的、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体验。”

如今,每逢节假日,江西会馆门前总是排起长队。游客们翘首以待,只为体验原创沉浸式戏剧《闫小姐的晚宴》。这部剧以民国时期的恩施为背景,巧妙融合本地历史文化,通过“剧情交互式推进”的创新形式,让观众深度参与其中。

“我们还在旅游线路上布局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融入三棒鼓、狮子灯、糖画等好看、好玩、好吃的特色非遗项目,以静态展陈、活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今年国庆组织了土家族婚俗表演,给观众呈现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沉浸式文化盛宴。”杨正军介绍,通过业态的精准规划避免同质化,通过深度体验产品的创造提升价值,通过全域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游客成为常客,宣恩就能成为商家的经营圣地。

短 评

小巧思背后的大智慧

□江车

泼天流量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宣恩全县各单位都是答题人,他们的答案早已超越“头痛医头”的浅层应对,而是用许多类似小巧思破解民生痛点,这些措施没有宏大叙事,却如绣花针般精准解决了游客停车难、市民生活不便、商家经营顾虑等实际问题。

国庆期间,宣恩下了几天小雨,县城管执法大队安排执法人员,在作为临时停车场的建筑工地门口,拿着高压水枪,将出场车辆车胎上的泥泞冲洗干净。这个小巧思不仅以温暖的服务获得游客点赞,同时也维持了城区路面整洁,获得市民点赞。

这些小巧思的背后,是主客共享的大智慧。宣恩没有将市民与游客对立起来,而是以“让城市既宜居宜业又宜游”为核心理念进行系统性重构。

更深刻的智慧在于,宣恩认识到网红城市的长红之道不在堵而在疏,不在短期迎合而在长效运营。宣恩的实践表明,城市治理的至高境界,是让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小巧思,都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大智慧;让每一处满足游客需求的改进,都同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这种辩证统一的治理之道,正是网红城市从一时火走向一直火的关键所在。

--> 2025-11-01 千万游客涌入后的宣恩城市综合治理观察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30786.html 1 4A县城 近悦远来 主客共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