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5日

在千亩农园

上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

湖北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彭睿 记者 周莹

昆虫雷达侦测系统、人工湿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圃……金秋时节,位于武汉长江新区的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一片生机勃勃。

这里是全国首创的省级综合性农业展示平台,常年展示农作物新品种10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50多项、新设施设备200多台(套),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研学、考察交流等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展示、宣传湖北“三农”发展成就。

今年4月,这里再添一块“金字招牌”——第二批“湖北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荣誉的背后,是对实力的认可。作为国家和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区域试验点、纯度鉴定点和农情监测点,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先后41次获“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等称号,其中“国字号”授牌9个。

近年来,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紧紧围绕“国之大者”,聚焦粮食安全、种业安全、生物安全等关键领域,构建起覆盖作物品种、种植模式、绿色养殖、野生植物、农业机械、设施农业、农耕文化等多维度的展示体系,形成以农技展示为核心、科普研学为特色、党建工作为品牌的“三轮驱动”融合发展格局——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常年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的试验示范与品种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种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常年展示农作物新品种1000多个、形成试验数据40多万个,种子塔展示农作物品种744个,以品种展示示范、试验鉴定、资源保护助力种业振兴。

生物安全关乎长远发展。建设国家级重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圃,展示标本366份、引种驯化45种;农业野生植物异位保存圃占地50亩,种植野生植物130多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验基地,种植水生植物40多种,结合园区活体生物样本,辨识特征特性、认识作用危害。

为了让国家安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制作《科普奇遇记》《水稻的生命旅程》《玉米的生命之旅》等科普短视频,让国家安全教育与农业科普知识“可视可感”;开发“AI+农业多模态模型”,实现智能讲解和人机互动,让国家安全教育“走新”更“走心”。

展望未来,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主任吴胜兵表示,将继续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湖北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作用,开展粮食安全、种业安全、生物安全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国家安全的种子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 2025-11-05 在千亩农园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331244.html 1 上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 /enpproperty-->